教信系25级研究生参观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体验馆

作者:发布时间:2025-10-13


走进科大讯飞:AI如何“重塑”我们想象中的未来课堂?
 ECNU-EdTech Field Study

    当“大模型”、“人工智能”成为我们学术研讨中的高频词,一场深入技术腹地的“田野调查”便显得尤为重要。9月24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崔家琪老师携25级51名研究生,带着课堂上的理论与思考,走进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体验馆。我们此行的目的,不仅是看见(See),更是洞察(Perceive)——洞察AI技术将如何深度重塑教与学的未来生态。

 

    01溯源:从中科大实验室到“百模大战”的中国星火


    旅程的起点,是对科大讯飞历史的溯源。讲解员介绍,这段故事始于1999年,由一位中科大的老师带领着他的17位学生,在一个语音实验室内,点燃了最初的火花。


9678e8a5d78741e2bb0fa56a83b51157.jpg

讲解员正在讲解科大讯飞发展历史


    如今,面对全球“百模大战”的浪潮,讯飞给出的答案是“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我们了解到,它与其他模型有两个核心区分点,这让我们印象深刻:

    (1)纯正的“中国心”:星火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个算力、算法纯国产化的可下载大模型。这背后是技术自主的坚定与底气。

    (2)“1+N”的聚变路径:一个强大的通用大模型(1)作为技术底座,精准赋能到教育、医疗、法律、科研等N个垂直行业

    我们意识到,我们所专研的“教育”,正是这个“N”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这一切的技术能力,都汇聚于讯飞的开放平台——一个集成了800余项AI能力,服务着超过900万开发者团队(包括华为、高德地图等知名企业)的庞大生态


ff9bd195ff9d200c6d785a0b7a9184ba.jpg

讲解员介绍科大讯飞开放平台

02洞察:被AI“增强”的教与学新场景

    如果说历史和战略是骨架,那么丰富的产品应用便是其血肉。在体验区,我们看到了AI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产力工具。

▌场景一:被“增强”的教师

    我们此行最关注的,无疑是教育场景。在“智慧窗-星火版”的演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被技术“武装到牙齿”的未来课堂:

    ·沟通的“巴别塔”:在众多展品中,一台双屏翻译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最大的亮点是“自动语种检测”——你无需提前设定对方的语言,机器会自动识别并翻译,这彻底解决了跨语言交流中的一大痛点

    我们一位来自孟加拉的同学上前进行了一次即兴测试。他用自己的母语说出了一段复杂的长句,几乎在话音落下的瞬间,翻译机的客屏上便显示出了精准的中文翻译。讲解员补充道,这款翻译机不仅支持中文到80多个语种的互译,还能针对带有口音的英语(如印度口音、澳洲口音)进行定向识别优化,甚至覆盖医疗、法律等领域的专业术语

da7b8e6f362d5e57ca01d2eb1333c1a4.jpg

国际生用孟加拉语与翻译器互动


    ·教学的“魔术棒”:老师用粉笔在侧边“互联黑板”上随意画一个立体几何图形,图形便实时同步到中央大屏上,并自动美化、3D化,支持任意旋转、展开、堆叠和截面分析。讲解员现场演示了三角函数的识别,系统能瞬间识别并帮助老师绘制出标准的函数图像,甚至可以快速增加多个表达式进行对比



image.png


智慧窗演示3D几何图形生成过程

▌场景二: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

    “星火教师助手”的功能,让我们现场的研究生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讲解员输入了一个极其具体的需求:“请帮我生成高一二班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阶段性学习报告”

        我们看到,AI助手迅速:

    1.调取学情数据:自动汇总该班级近期1次考试和5次作业的数据

    2.生成分析报告:清晰地罗列出班级整体及年级的知识点掌握率、薄弱项,精准到每个学生

    3.一键生成课件:基于以上分析,自动生成一套包含知识点讲解、针对性练习题库、互动视频的个性化教学PPT

    这正是我们将“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从理论照进现实的完美范例。



f5d1b1a0c0139d1bb3beeec1f8644dc4.jpg


讲解员正在介绍星火教师助手

▌场景三:即时反馈的“学习闭环”

    网红产品“作业批改机”前,我们看到了效率的极致。老师只需将自己手写的标准答案扫描一遍,让机器“学习”答题区域和标准写法。随后,整班学生的纸质作业(格式不限)便可实现流水线式批改。

    效率:一个班的作业,约20分钟即可批改完毕

    效果:批改结果会以红笔痕迹直接打印在原卷上,不仅有对错,甚至可以选择打印题目解析。同时,后台会自动生成详尽的数据报告,哪道题错的人最多、具体是哪些同学,一目了然。



f7f9cebc2591b273d7986dd8577ce880.jpg

学生现场体验试卷自动批改


03思考:作为未来教育者,我们当如何作为?


    走出科大讯飞体验馆,震撼之余,更多的是沉淀下来的思考。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想象,它为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这次研习,让我们更加确信,作为教育信息技术学的研究生,我们的使命并非简单地成为技术的“使用者”,而应是未来教育的“设计者”和“引领者”。我们需要去探索:

    ·何种教学法与AI工具的结合最为有效?

    ·如何构建新的人机协同教学模式?

    ·如何在新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造力?


    从看见到洞察,再到未来的实践。这次研习,是我们在华东师大求索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注脚。未来已来,我们,正在路上。



1c01411dc8caed7fc07c69b1957a0561.jpg


科大讯飞体验馆前合影



撰稿人:许宏鑫 包涵

摄影:赵泽 施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