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祝智庭教授《终身教授学术报告:数字治理——数字学习新素养》之后,2014年10月17日下午,开放教育学院校庆学术报告系列活动第二场在学院305教室举行。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余平博士、周宏博士、徐显龙博士分别做汇报。
徐显龙博士以《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与应用》为题,梳理了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内涵,并通过中小学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设创新实验室的必要性。徐显龙博士还详细介绍了创新实验室的构建维度与建设框架,以及构建创新实验室的五大要素(物理空间、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运行机制、多元评价)。据悉,根据该项研究所撰写的创新实验室建设整体设计方案已被上海市闵行中学采纳,并得到较好的实施。
余平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化终身教育资源结构、分类与相关标准研究》,内容涉及终身教育资源的需求特点(资源的概念、资源构成、需求特点),资源结构与信息模型(资源结构、信息模型、信息模型特点、信息模型在终身教育资源中的适用性),以及资源的内容分类。余平博士指出现代数字化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定义统一的资源标准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研制科学的分类标准对于资源的开放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周宏博士的题为《家校互动平台研究与原型开发》,介绍了其团队所研发的“亲亲选课”“亲亲校园”“丽娃在线”三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互动平台。其中“亲亲选课”平台是国内最先使用piwigo开源架构的移动家校互动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在线选课,还能在线订购校内各种资源,为学校节省大量人力,该平台目前已在嘉兴实验小学得到推广运行。
整场讲座气氛活跃,三位老师均立足于自身的项目研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工程化研究的饕饕盛宴。
2014年10月22日下午,开放教育学院校庆学术报告系列活动第三场在学院305教室举行。开放教育学院副院长闫寒冰教授、资源部主任刘名卓博士、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李锋博士、李树培博士分别做报告。
闫寒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面向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的诊断测评系统的研制》,她指出研制能够反馈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测评系统,对于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具有重要意义。该能力诊断评测系统是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研制的。通过多轮专家论证、学校自测、访谈及多次修订,研究团队所研制的能力测评系统已能够很好的反映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程度,并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合理选课。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实施。
刘名卓博士以《视频微课的实用性分析》为题,从实用主义哲学视角探讨了视频微课的实用性。微课程已成为教学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许多学校已开展微课程应用实践。刘明卓博士向大家展示了昌乐一中、洛川学校等丰富的实践案例,说明了视频微课在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完全在线学习等领域的实用性。她指出,任何微课都是在一定教学情境下产生的,或者说是为具体情境、特定价值目标设计的微课作为资源,当然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她将微课应用空间形式看作是资源、情境、价值目标所组成的三元组,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派生出不同的研究问题。
李锋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教育可计算化研究框架》。他介绍了教育可计算化的理论基础、PAR国际经验,并提出教育可计算化实施的一种实验框架。报告梳理了正式学习教育环境变量、过程变量、结果变量的可计算分析,借鉴国际领先的PAR框架及其数据分析方法与数据应用过程,探索教育过程及结果数据的采集、保存、及分析的工具、方法与原理。
李树培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打破迷思: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视角》,她客观评价了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所得与所失,深刻反思当下信息过剩、娱乐泛化、民主幻想等社会现象,她强调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重视自身的注意力平衡,修炼自身的理性探寻能力,确立自我的声音。
讲座结束后,闫寒冰教授对整场报告进行总结,她充分肯定了各位老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鼓励学院教师多参加此类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相互学习与思维碰撞,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2014年10月23日下午,开放教育学院迎来最后一场校庆系类学术报告:《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分析驱动的智慧教育创新研究》,报告人吴永和博士。报告介绍了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智慧教育的国际研究动态,提出学习分析的系统建构模型、学习测评框架、学习分析数据流程与学习分析对象,并分析了LAS、Sakai、MOODLE等学习分析系统结构。《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分析驱动的智慧教育创新研究》获得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与2014上海市科委项目的支持,目前聚焦在普陀区微视频系统分析,该项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在线学习的有效学习模型。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师生就学习分析等领域的研究问题与吴永和博士进行交流互动。
校庆系列学术报告活动是开放教育学院每年参与的一贯传统,参与报告的教师们以开放的姿态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研究心得。通过此次活动,院系教师们对彼此的研究领域与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开拓了参会师生的视野,报告人也从学术交流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