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成为研究的前沿焦点之一。越来越强大的生成式AI将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拓展可能性,并改变人机协同关系,对AI+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然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和挑战,生成式AI在教育应用中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如何提高智能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效果,以及如何处理未来教育中的人机协同价值观和伦理安全问题等。
为了探讨人工智能新浪潮下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途径等问题,“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AI新浪潮之下的冷思考与新出发”主题研讨会于2023年6月10日至1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科学会堂举行。本次会议以华东师大承担的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主题的三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为依托,结合来自国内领域专家的权威解读,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和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协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指导,上海联通北区分公司予以支持。
以下为专家主旨报告板块-郑永和教授《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的简介和视频回放
本视频为北京师范大学郑永和教授带来的主题报告——《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剧以及大国博弈等因素带来了更高的自主培养和创新人才需求,同时,疫情和ChatGPT的横空出世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刻而不确定的影响,而在国际科学教育理念的推动下,科学教育及其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正受到国内与国际的普遍重视。在此背景下,数字时代对科学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应该如何落实数字化转型下的科学教育?郑永和教授认为人才培养应该加强科学素养和数字素养的同步提升,并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主题等方面重塑数字化转型下的科学教育模式。此外,郑永和教授还详尽介绍了“手机科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和“数字化实验桌面系统(DIEP)”两个实践案例,通过丰富的研究细节展示了研究团队在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就。最后,郑永和教授基于实践数字化素养的框架,提出了将科学课和信息科技课程进行整合的观点并分享了课程案例,并对未来课程体系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