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成为研究的前沿焦点之一。越来越强大的生成式AI将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拓展可能性,并改变人机协同关系,对AI+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然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和挑战,生成式AI在教育应用中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如何提高智能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效果,以及如何处理未来教育中的人机协同价值观和伦理安全问题等。
为了探讨人工智能新浪潮下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途径等问题,“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AI新浪潮之下的冷思考与新出发”主题研讨会于2023年6月10日至1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科学会堂举行。本次会议以华东师大承担的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主题的三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为依托,结合来自国内领域专家的权威解读,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和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协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提供指导,上海联通北区分公司予以支持。
以下为专家主旨报告板块-许家金教授《大语言模型的语言学机理及智能教育应用前景》的简介和视频回放
本视频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家金教授带来的主旨报告——《大语言模型的语言学机理及智能教育应用前景》。许教授本次报告围绕教育技术学和我的联系、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语言学和大语言模型的联系、大语言模型与智能教育的联系四个方便展开。许教授首先提到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设计的建构主义观,这清晰阐述了他与教育技术学的联系。随后,许教授介绍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探讨了结构主义语言观以及语言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并通过引用多位语言学家的观点阐述了语言的本质。接着,许教授回顾了人工智能引起热议的时刻和要点,并将焦点转向了当今备受关注的大语言模型。他详细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基石——分布假设,并阐明了它与语言学的关系。通过比较生活中的语境分布与词语预测,许教授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大模型的有效性,特别是通过前后词概率预测来解决语境中前后词的依存关系问题。在讲解过程中,许教授提及了目前市场上的转换器(transformer),并解释了它实际上是预训练和精调的语境工程。这一过程包括通过训练获取通用语境参数、通过特定领域的下游任务和提示语等方式对语境参数进行精细调整,进一步优化语境参数,以扩大语境窗口宽度和模态。然而,许教授对ChatGPT的出现表示了深深的焦虑,指出这代表了语言的胜利,但并不代表语言学的胜利。
最后,许教授阐述了大语言模型与智能教育的联系。他从技术的可行性和限制性两个角度展开讨论,并从变革、本体、未来三个角度思考了大语言模型与智能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变革方面,他强调了人机协同的必然性,同时提出如何发挥技术的长处来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在本体方面,许教授强调了在强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审视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倡在拥有技术的同时,不被技术牵着鼻子走,而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注重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人类教师主导的领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许教授展望了人机协同范式下的未来教育。他认为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通识教育,不必过于追求精确性;自主学习和终身教育将更加可能;同时,重视教育中的非智能时段,鼓励学生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在与他人交往和深入思考的时光中发展自己。
更多阅读:
e2lab: 精彩剪辑|“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讨会-许家金教授《大语言模型的语言学机理及智能教育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