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项

作者:发布时间:2025-10-27

        10月18日,由上海开放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ITE)联合主办的“2025数字化终身学习:创新·智能·融合”国际会议在上海隆重开幕。来自37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决策者及研究者齐聚一堂,共探数字化时代终身学习的发展新路径。




        19日下午,大会召开了“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学术会议“,由研究员吴永和教授主持工程中心高级工程师鲁力立带领团队打造的“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项目,凭借创新的教育生态构建与显著的实践成效,获评“2025数字化终身学习国际会”智慧学习生态系统优秀案例奖,并进行专题报告。






     

       

        本次国际会议以“创新·智能·融合”为主题,聚焦终身教育三大议题: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挖掘AI在终身教育创新应用、构建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与成果认证体系,回应全球终身教育痛点与需求。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长秦昌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所长伊莎贝尔·肯普夫等中外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期间,上海开放大学与UIL签2026 - 2028年第三轮合作协议,共建“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研究院UIL - SOU创新与能力建设中心”,还联合UIL、IITE发布多项合作成果,为全球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作为我国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本次会议搭建全球交流合作桥梁,推动经验与实践融合,为终身教育发展注入动力。



        壹幕工作室专注三年的“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项目一直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学科优势,聚焦基础教育痛点,构建了“元宇宙+教育”的创新解决方案。以CAVE、MR、AR、全息技术、具身交互等多元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支撑,核心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教室的时空限制与教学模式,构建了高沉浸、强交互的学习生态。通过AI智能体解放教师、情景化场景支撑跨学科探究、虚实交互提升实践能力、标准化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四大核心路径,专注于探究面向未来的教室、课程和课堂新样态。



        这里没有传统的师生二元对立,也没有传统的桌椅黑板,学生-教师-人工智能三角协作的探究性学习形式既可以走进虚拟红色展馆开展沉浸式思政学习,也可以通过“不插电”游戏化教学掌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还可以在跨学科任务中培养最前沿科研成果落地科学教育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三年来,项目不仅在中小学正式落地试点应用,同时入选华东师范大学数智跃升项目落地普陀校区图书馆建成首个“未来学习空间”。尤其2025年,除了接待了上百次来自于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人士的参研,更重要是,正如鲁力立老师在本次论坛上报告所说,团队在实证研究上有了显著突破。以红色思政课程为例研究采用准实验法,在上海市某初中开展了实证研究,系统评估教育元宇宙环境下跨学科思政教学的成效。最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水平提升超过5倍,教学目标达成度达到传统课堂的16倍课程成功实现了“沉浸—投入—认知”的高效闭环,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更促进了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塑造的协同增长,有效推动思政教育从“知”到“行”的内化转化。该研究为“大思政课”教学范式创新提供了可推广样板,具体相关成果很快公开发表。




        目前在高校如火如荼的技术成果转化的环境下,自2024年起,教育元宇宙未来课堂项目也开始进行产业转化、推广和落地。未来,工程中心与我系落地静安多媒体谷的“智慧教育产教基地”将会对包括未来课堂在内的多个自研优秀科研成果和企业联合科研成果,开展批量化的展示、推广、交易和迭代,以使其真正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总书记高度强调的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真正践行“培养未来教师、探索未来课堂、未来学校、未来学习中心探索未来科教融合新范式”贡献力量!